close

  【環球軍事報道】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0月16日報道,原題:《陸基反艦導彈:美國及其亞洲盟國的新武器?》。文章稱,中國已經研製成功了一批陸基反艦導彈系統,美國和澳大利亞也應該擁有陸基反艦導彈,它可以在支持美國的亞洲地位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美媒稱,中國已經發展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陸基反艦導彈系統,它們是強大的海上拒止戰略的一部分。這種不斷增強的軍事能力正在迫使美國和澳大利亞重新思考其太平洋戰略。現在有人在問,為什麼美國和澳大利亞的武庫中沒有陸基反艦導彈。畢竟,我們也需要有能力在亞洲實施海上拒止。那麼,我們應該發展自己的陸基反艦導彈嗎?
  文章說,美澳兩國擁有基於空中平臺和海上平臺的反艦導彈系統,但現沒有裝備陸基反艦導彈系統,這種系統在作戰和戰略方面的良好前景是真實存在的。這也是美國國會議員、智庫及學者們最近紛紛表達的一種意見。
  在表述這些建議之前,瞭解相關定義對大家認識陸基反艦導彈系統有更好的幫助。海上拒止是指阻止或防止敵人在海洋區域中展開行動的能力。海上控制是指在海洋區域中自由行動而同時又防止敵人做同樣的事情的能力。海上控制要求你具有拒止能力,但還要求你能夠防止敵人在同一區域實施有效的海上拒止。多年來,海上控制一直要求空中和海上力量的一體化。儘管單憑陸基導彈系統只能提供海上拒止而不是海上控制,但陸基、海基及空基系統的聯合一體化將是實現和維護海上控制尤其是在瀕海區域的強大手段。
  文章稱,中國海上拒止能力的發展將給美國及其西太平洋盟國施加巨大壓力。美國以往可在任何地方實施海上控制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此外,中國的航母、飛機和潛艇計劃表明,北京渴望在未來獲得一定程度的海上控制和力量投送能力,在目前的戰略敵對的環境下,這預示著將對亞太地區美軍構成嚴重的挑戰。這種挑戰本身宣示的是和平還是暴力,在某種程度上將取決於美國及其盟國如何在全部領域中運用軍力。
  文章認為,支持陸基系統的三個最有說服力的論點可以分別歸類較低的風險、戰略靈活性以及對平臺脆弱性的降低。
  陸基反艦導彈系統尤其是可機動部署的岸艦導彈系統,可為領導人提供一種威脅性不大且不容易升級的拒止選項。海軍戰略家吉原遠志和詹姆斯·霍姆斯有力地說明瞭這一點。簡單地說,為應對涉及領土爭端的行動而派遣航母戰鬥群或航空資源,可能威脅到敵人的主權領土和重大利益。而在有爭議的行動區域中只利用岸艦導彈實施海上拒止,在本質上是防禦性的,也不那麼具有威脅性,這將使領導人有了這樣一個選項,即可以在不必直接威脅無爭議之主權領土的情況下證明保護專屬經濟區和瀕海區域的決心。選擇以陸基反艦導彈系統作為一種靈活的威懾手段,將增加和平解決爭端的機會。
  文章稱,通過提供戰略和作戰的靈活性,固定部署和機動部署的陸基反艦導彈系統還將能使美國和澳大利亞在衝突中最大限度發揮現有的海上控制資源的能力。通過在瀕海區域使用可部署的陸基系統,以及在海上交通沿線的關鍵瓶頸點使用固定部署導彈系統,盟國領導人就可以向更為關鍵和決定性的地區增派空中和海上力量。
  文章認為,也許最有說服力的論點是:確保空中和海上平臺在強敵面前的生存能力將變得更加困難。由於其中蘊含的巨大風險,空海一體戰在某種程度上似乎意在提供一種可以讓美國航母在西太平洋的衝突中得以生存的環境,但實際上在對手海上拒止能力日益增強的背景下,其生存能力是值得商榷的。相比之下,加固固定部署的導彈發射場地很可能為陸基系統提供成本低廉的生存能力。
  文章稱,在開始涉及陸基反艦導彈系統的研究之前還有很多問題。例如,發展這些武器可能要求退出《中程核力量條約》。這一條約使條約簽署國無法研製射程在499至5500公里之間的中程彈道導彈。美國聲稱俄羅斯已經違反了該條約,但中國從來就不是簽約國,因此其現有的系統不受條約的制約。
  儘管存在挑戰,保護或強化盟國封鎖西太平洋的能力及降低航母艦載空中力量的風險的任何能力,都肯定會極其昂貴的。陸基反艦導彈系統完全可以在支持美國在亞洲的陣地方面發揮更大作用,而這也意味著它們對於澳大利亞戰略人員和決策者十分重要。  (原標題:美媒:中國一武器令美軍再無法橫行 美國也要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ckwbsbs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